湖南大学发展研究湖南大学发展研究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咨政研究 >> 建言献策 正文

在建设教育强国中自觉担负一流大学使命

日期:2024-11-29

邓 卫

今年9月10日是我国第四十个教师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以深邃的思想内涵和宏阔的战略视野,科学回答了为什么要建设教育强国、建设什么样的教育强国、怎样建设教育强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为建设教育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深刻领悟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意义,认真落实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和优势学科,以实际行动有力书写教育强国建设的新时代答卷。

一、深刻把握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意义,坚定教育强国建设的自觉自信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纵观人类历史,世界强国无一不是教育强国,教育始终是强国兴起的关键因素。必须全面理解和深刻把握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意义,坚定教育强国建设的自觉自信。

以教育之强助力民族复兴是近代以来的国人宏愿。鸦片战争之后,中华民族遭受前所未有的劫难,逐步陷入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整体性危机之中。从那时起,以期通过教育开启民智、培养人才、革新政治成为有识之士的呼声。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积极推动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和为人民发展需要服务,在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进程中,推动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向着建设教育强国的宏伟目标稳步前进。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都更有信心、更有条件、更有能力建成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新时代新征程上,必须主动将教育事业发展融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总体布局,使教育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朝着既定目标扎实迈进,努力实现建成教育强国这一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望。

坚持系统观念整体推进教育强国建设。教育事业关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牵一发而动全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更高远的历史站位、更宽广的国际视野、更深邃的战略眼光,对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总体部署和战略设计。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是一个系统性跃升和质变,必须坚持和运用系统观念,把握建设教育强国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将其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加以统筹谋划、整体推进。一方面,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在经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作为“先导任务、坚实基础、战略支撑”的教育事业身处其中,要正确处理好支撑国家战略和满足民生需求、知识学习和全面发展、培养人才和满足社会需要、规范有序和激发活力、扎根中国大地和借鉴国际经验等重大关系,推动我国教育形成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另一方面,要更加全面综合准确地认识和处理教育自身的问题,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努力把我国基础教育越办越好,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着力破除制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思想观念束缚和体制机制弊端,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推动教育体系的系统性重构、整体性重塑、机制性重建,全面提高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的鲜明特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建设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必须以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保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根本目标,以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重要使命”。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释了“建设什么样的教育强国,怎样建设教育强国”等事关教育方向性的根本问题,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定了向、铸了魂、立了根。我国是拥有5000多年历史的世界文明古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国教育必须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决定了要建设的教育强国必须扎根中国大地和发展现实,而不能照抄照搬和复制跟随其他国家的建设模式。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强国,既应当从中国教育实际出发,遵循“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巨大优势;又应认清世界教育强国建设的共性特征和普遍规律,探索兼具本土性和国际化的发展路子,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建设新路子。

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立德树人。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肩负起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时代新人的使命。

构建铸魂育人的思政课程体系。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实现以德为先、确保育人成效的一个主渠道,是实现价值领航、确保育人方向的一个主引擎,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确保意识形态安全的一个主阵地。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着力构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教材体系,精雕细琢讲好思政课,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发力。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和彻底的思想理论为学生阐释真理、答疑解惑、强化引领。要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及时将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融入思政课程体系中,将高校思政课打造成为传播党的创新理论的前沿阵地和武装青年头脑的第一课堂,不断加强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要增强善用“大思政课”的意识和能力,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把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为支撑,善于运用社会大课堂的丰富资源,充分阐释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思想伟力。多年来,湖南大学坚持开展“移动思政课”,把思政课堂从教室搬到社会,带领学生身临红色遗址,走进企业社区、深入田间地头,在实践体验中客观认识世情国情、升华思想境界。要通过构筑多元协同格局,打造立体化思政课教学体系,实现思政课与时代同向、与现实同频、与实践同行,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报国强国大志向,争做挺膺担当的奋斗者。

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建设教育强国的目的,就是培养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一代又一代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确保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后继有人”。人才培养体系主要包括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将立德树人贯穿其中。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完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瞄准国家重大需求,超常布局急需学科专业,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积极推动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让学科专业设置上更具科学性、灵活性、前瞻性。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人才培养模式,着眼提高创新能力,着力培养造就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拔尖创新人才,推进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完善学生实习实践制度,强化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协同,切实提高人才自主培养水平和质量。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抓好政治把关,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积极推进教材建设理念、内容和体制机制创新,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实施、自主知识体系构建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打造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精品教材。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明确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发展定位,健全拔尖创新人才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加强对学生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的考评,突出对学业挑战度和创新能力的评价,构建“五育”并举的人才培养体系,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引导学生自觉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构建协同一体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既是高校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的内在要求,也顺应了新时代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一是探索文化育人新路径。充分发挥文化的浸润作用,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力量根基,深入挖掘其中丰富的人文精神、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化表现形式之中,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教育引导学生锤炼品德修养,涵养高尚情操,坚定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二是打造实践育人新范式。思政教育不仅是理论层面的价值观讲授,还需要结合实践层面开展现场教学,注重运用新时代伟大变革成功案例,充分发挥红色资源育人功能,在感知中提升认识,加深认同。要探索突破育人空间桎梏,将优质思政资源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鼓励学生走出教室和寝室,走进社会广阔天地,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定点帮扶、乡村振兴等实践活动,在感受伟大复兴的生动实践中提升服务国家和人民的强烈责任感。三是构建网络育人新生态。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优势,持续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和阵地建设,不断优化网络育人矩阵,创新利用网络教学技术,优化常规思政教学内容与模式,形成课上课下协同、校内校外一体、线上线下融合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构建新时代立德树人新格局。

三、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贡献力量

建设教育强国的宏伟蓝图已经绘就,使命光荣、责任重大。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指引,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勇担使命责任,为建设教育强国贡献力量。

把服务国家发展作为最高追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古今中外,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的,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必须把服务国家发展作为最高追求,扎根中国大地,坚持中国特色,胸怀“国之大者”,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主动把自身发展方向同国家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坚持“四个面向”,不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布局,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积极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围绕国家发展中长期规划中具有战略性、长期性、紧迫性的任务和需求主动前瞻布局,推动大学发展匹配国家战略部署。努力承担国家重大任务,积极承接和实施急需拔尖人才培养项目、重大平台建设、重大科技专项、重大产业政策制定、重大战略决策咨询、重大学术和文化工程、重大引才专项、高能级对外合作等,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密切相关、大有可为的战略任务,成为服务国家战略的生力军。

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在国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担负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必须坚持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相结合,统筹遵循科学发展规律提出的前沿问题和重大应用研究中抽象出的理论问题,凝练基础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面向前沿导向建设原始创新探索的“自由区”。强化同国家战略目标、战略任务的对接,瞄准“大科学”、“大工程”问题,集中力量、集中资源,有组织地开展集成性、系统性科研攻关,以系列原创成果带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建设战略导向的体系化研究集中攻关区。主动加强与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科技领军企业等其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深度合作,积极参与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推动科研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有机衔接,建设市场导向的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区。近年来,湖南大学坚持“四个面向”,聚焦大问题、大任务、大工程,强化有组织科研,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推进从基础研究、技术攻关到成果转化运用的全链条联合攻关,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引领性科研成果,突破了一批“卡脖子”难题。2024年学校主持完成的4项成果获国家科技奖,其中1项获国家科技发明一等奖。

培养造就高水平教师队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一流大学办学质量和水平直接决定于教师队伍质量和水平。没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很难培养出高水平的创新人才、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也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最重要的基础工作。师德师风建设永远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一体推进教师思政引领、学术诚信、导师职责、师德教育,引导教师坚定理想信念、陶冶道德情操、涵养扎实学识、勤修仁爱之心,专注教书育人,潜心治学问道,争做“四有”好老师,当好学生引路人,成为大先生。加强对各类人才队伍的前瞻性思考和战略性布局,推进人才引进、培育、评级、服务的政策制度创新,大力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为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重要力量支撑。坚持全球视野、世界一流水平,吸引全世界范围内的优秀教师来校任教、开展合作、访学交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鼓励和支持教师走出去,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深化教师职称评聘改革,建立以信任为基础的人才使用机制,健全长周期评价、代表性成果评价,支持引导教师聚焦目标潜心研究,取得原创性、引领性、颠覆性科研成果。

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推动教育对外开放,不断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和话语权。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桥头堡和先锋队。只有在全球坐标中才能定义世界一流大学,只有在全球合作中才能建成世界一流大学。要加强人才培养合作,同世界名校开展联合培养、课程互换、学分互认,借鉴国外经验提高课程质量和管理服务水平,支持学生到国际组织实习、到国外名校交流学习,提升来华留学入学质量,着力培养未来全球治理人才和具有国际视野、国际竞争力的拔尖创新人才。深化同世界名校、国际重大科技平台、顶尖海外专家等的学术交流和实质合作,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积极参与和主导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工程,主动发起和参与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共同探索解决全球性问题。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加强国别区域、国际组织、国际传播智库建设,主动参与、推动国际教育政策、规则、标准的研究制定,深入参与双边、多边和全球性、区域性教育合作。讲好中国教育故事、传播中国教育声音、提出中国教育主张,为推动全球教育事业发展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作者:湖南大学党委书记)

信息来源:《红旗文稿》202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