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发展研究湖南大学发展研究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咨政研究 >> 建言献策 正文

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 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篇章贡献湖大力量

日期:2024-09-18

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

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篇章贡献湖大力量

湖南大学党委书记 邓 卫

2024年3月两会闭幕仅一周,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南考察并在长沙召开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湖南工作的高度重视、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这是湖南的无上光荣,也是对包含湖南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在内的湖南干部群众的莫大鼓励。
作为长于湖南、兴于湖南、以“湖南”命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湖南大学将充分发挥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重要结合点的独特作用,统筹协调好育人、科研、服务社会三项职能,建立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人才队伍有效联动、贯通实施、协同发展的工作机制,促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在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重大任务中更好发挥一流大学的引领、支撑、示范作用。
聚焦教育“基石”作用,更好服务湖南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培养高素质人才对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深化人才培养的供给侧改革,深入推进科教融汇、产教融合,着力培养新时代经世致用领军人才。
突出“培根铸魂”。锚定关键课程,组织力量全力建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示范性金课,切实做到入耳入脑入心入行。充分发挥岳麓书院“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策源地与“两个结合”先声地的文化资源优势,总结推广总书记点赞的“移动”思政课堂教学经验,打造面向全省高校大学生的“大思政”课堂,把理论和实际、历史和现实、学校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连接起来,引导学生在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中实现学思践悟、知行合一。
突出“拔尖创新”。打造拔尖人才培养特区,实施好教育部“强基计划”与系列“101计划”,建好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办好文科和理科实试验班以及人工智能班、未来能源与动力创新实验班等一系列特色专业人才班,实施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试点,以特别的布局、特殊的方案、特色的培养为国家和湖南发展培养一批未来科学家、卓越工程师、顶尖企业家。
突出“经世致用”。聚焦国家和湖南重点产业和新兴产业升级发展,加快调整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大力建设半导体学院、机器人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等新兴交叉学院以及电子信息新材料等湖南省现代产业学院,新增人工智能、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数字经济、储能科学与工程等本科专业,更加有的放矢地培养国家战略人才和湖南产业急需紧缺人才。深度推动高水平校企协同产教融合,实体化运行卓越工程师学院,积极参与湘江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打通跨校企、跨学科人才培养壁垒,努力培养更多科创人才、产出更多科技成果,更好服务湖南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聚焦科技“关键”定位,更好服务打造“三个高地”
近年来,湖南大学在国家科技奖励、重点项目、重大平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学校有底气、有信心、有能力以更多地湖大原创、湖大研发、湖大转化服务湖南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打造“三个高地”。
加大原始创新。把握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作为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的战略地位,聚焦国家所需、湖南所急,大力加强基础研究前瞻布局。灵活调整现有科研平台的发展方向,规划建设一批立足国际前沿、紧扣源头创新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前沿科学中心和共性技术攻关平台,在关键环节、核心技术以及重要组成部分不断推进原创性、引领性、颠覆性创新,为湖南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和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提供源头支撑。
加强协同创新。针对湖南传统产业的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以及未来产业布局的需求,围绕工程机械、现代石化、新一代信息技术等12条湖南重点产业链,主动承担关键任务,组织力量加强对接,深化同“链主”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实质性产学研合作,致力于成为解决企业难题、推动产业发展的首选合作伙伴。牵头建好岳麓山工业创新中心,为湖南工业发展提供一体化、全链条式创新服务,成为湖南产业升级的重要加速器和湖南链接全球创新资源的重要窗口。
加快成果转化。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的探索与改革,持续完善“筛选培育-分析导航-融资谈判-落地转化”全流程服务体系,着力营造良好成果转化生态,推动越来越多的成果从“书架”走上“货架”。近年来,学校把科技成果同国家需要、湖南发展、市场需求紧密结合起来,推动更多成果在湘实现转化和产业化,实现在湘知识产权转移转化355件,转化金额9.67亿,孵化科技型企业24家。
聚焦人才“根本”属性,更好服务人才强省战略
牢固树立人才第一资源理念,围绕湖南科技和产业发展需求推进“引培用留”全流程系统性改革,为湖南培养更多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依托重点平台吸引人才。充分发挥好全国重点实验室、水下声波雷达集成攻关大平台、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等13个国家级创新平台作用,建设若干顶尖团队,全面提升湖南在国际科技领域的吸引力和竞争力。瞄准长沙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建好长沙半导体技术与应用创新研究院、生命医学交叉研究院等新型创新平台,探索推进与重点企业、医院、科研院所共育共用人才的多栖人才队伍建设路径,驱动人才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加快湖南大学科创港建设,布局建设一批重大科学装置、高水平仪器共享平台和前沿交叉平台,“筑巢引凤”吸引更多高水平创新人才和团队,打造成为湖南人才高地的引领区和示范区。
依托重大项目培育人才。近年来,学校引进海外人才的规模不断实现突破,青年人才引育成效显著,四青人才总数达到208人次,较五年前增长4倍。在引好人才基础上,学校将积极为青年人才提供参与重大项目的机会和平台,实现服务国家与走向前沿的有机统一,帮助他们尽快成长为具备成为“大先生”潜力的领军人才,并在重大项目实践中培养一批具有高水平研究能力和丰富经验的创新团队,为促进我省青年人才成长和产学研交叉创新发展提供湖大经验。
依托评价改革激励人才。建立健全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人才评价机制,持续完善学校职务职级评审办法和“岳麓学者”人才评价导向,进一步突出成果质量、原创价值和对社会、产业解决问题实际贡献的核心标准。构建卓越奖励范式,在推进人才和团队协同创新、产出标志性成果等方面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力促重大成果在湘频现。健全资政成果评价和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中非经贸合作研究院”等高端智库作用,将优质的学术成果转化为高质量的资政建言,为湖南在新时代中部地区崛起征程中争先出彩贡献更多湖大智慧。
信息来源:红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