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卫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强调:“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把牢使命定位,发挥独特优势,准确把握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助力点,在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展现更大作为、彰显更大担当。
把握战略指引,以坚持党的领导为根本保证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深刻总结新时代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经验,“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排在首位。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我们必须自觉从政治上深刻领会党中央关于加强科技创新的战略意图和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重大意义,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让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推进。
要在宏阔视野中明确使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而高质量发展必须靠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创造先进科技、汇聚战略科学家和中青年学术骨干的重要阵地,我们必须强化大学建设与国家战略目标、任务的对接,努力成为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基地和先锋部队。要把解决科学前沿的新问题、社会发展的大问题、国家急迫的难问题作为提升高校贡献水平的必要路径,在解决重大问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彰显一流大学的价值。
要在创新体系中把准定位。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深入推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持续优化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定位和布局。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作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创新策源地,要苦练内功、发挥优势,形成以产生一流学术成果和培养一流人才为目标的大学创新体系。要把握好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主动加强与国家实验室、科技领军企业等其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深度合作,以协同创新共同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助力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提升。
要在创新实践中强化统筹。着眼教育、科技、人才一体统筹推进的战略部署,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优势,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强化组织领导,围绕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点任务,加强战略规划统筹、政策措施统筹、重大项目统筹、科研力量统筹、资源平台统筹,促进各类创新资源高效配置、有效协同。要以制度创新为动能,把学校科研管理改革与人才培养改革、学科建设改革、考核评价改革相结合,形成改革聚能、系统跃升的整体效应。要创新党的建设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的长效机制,把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有效转化为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治理优势和发展优势。
深化科教融汇,以培养创新人才为基础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教育、科技、人才内在一致、相互支撑。”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要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就必须有一大批具备坚定的家国情怀、深厚的科学素养、丰富的知识积累、卓越的创新精神的高质量拔尖创新人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率先在与时代互动求变中系统谋划人才培养工作,把培养能够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的未来科学家和能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行业领域领军型人才作为重要目标,努力探索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之路。
推进科学研究融入人才培养。世界一流大学的教育实践表明,科研创新与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路径。研究型大学应充分发挥其科研优势,建立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相互支撑的有效机制。要及时将前沿科学研究、关键共性技术、颠覆性创新技术等融入课程、融入教材,让学生始终在科学前沿思考未来。要进一步扩大科研实验平台等优质科研资源向学生开放的覆盖面,鼓励本科生进实验室、进课题团队,积极参与具有一定挑战性的综合化、项目化、前沿化的创新研究,并以此逐步形成特色鲜明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专区。
推进数智技术赋能人才培养。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以及在教育场景的不断应用,信息搜索、知识问答等工作将被智能技术工具替代,人工智能技术将扮演辅助教师、学生教练的角色,教育教学的深度、广度、场景将被大大延展。大学要深刻认识人工智能对教学方式和内容带来的变革,探索智能技术赋能教学创新,加快提升教师的数字素养,实施更加个性化、协作化、精准化的育人方式,推动教师从解答一般性知识向解答综合复杂性问题转变,教育方式从“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转变。要探索依托专业、课程的数智教育建设,以超学科框架更新课程内容和实践体系,培养面向未来的具有探索思维、创新思维、跨界思维的数智人才。
推进产业发展链接人才培养。随着新技术在千行百业各个领域的不断应用,产业升级将拉动人才升级,人才培养的要求和方向将发生巨大变化。大学要主动与企业行业构建协同育人格局,特别是在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过程中,推动与企业共同设计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方案、实施培养过程,把真实的技术创新需求引入课程建设、科研项目和实习实训,从而有针对性地解决人才培养与产业实践脱节的问题。要通过校企“双导师制”“双考核制”等人才培养机制,在实战中培养适应产业发展的专业能力,同时引导学生敏锐洞察行业领域发展和技术发展方向,为未来产业和新兴战略产业发展储备大批新型人才。
聚焦重点任务,以提升创新能力为关键支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深刻指出:“虽然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原始创新能力还相对薄弱,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顶尖科技人才不足,必须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制约和影响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短板弱项,持续提升创新能力,以高水平科技创新开辟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
加强基础研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统筹好强化有组织攻关和鼓励拔尖创新的关系,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技术问题。一方面,要围绕国家重大需求,以重大任务为驱动,发挥集中攻关、协同作战的制度优势,集中力量、集中资源,有组织地开展集成性、系统性科研攻关,以系列原创成果带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另一方面,要探索建立基础研究特区,强化稳定性投入和长周期评价,为基于好奇心和世界科学前沿的自由探索创造良好条件,全力支持科研人员开展“小而美”的原创性、引领性、探索性基础研究,鼓励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
加强平台建设,提升协同创新能力。要加强科技创新平台的系统布局和整体建设,破除“小而散”的科研弊端,立足学科优势、汇聚一流人才、整合创新资源,充分发挥好研究型大学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作用,使之成为提升原始创新能力、解决国家重大科技问题的核心利器。要围绕产教融合构建产业共性技术平台,大力推进与科研院所、领军企业、地方政府的深度合作,通过“企业出题、高校解题”的科研新范式解决产业升级改造中的实际问题,推动科研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有机衔接,形成更加完善的全链条贯通的创新转化体系。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整体创新能力。人才引进上,要发挥研究型大学引才聚才优势,突出“国家急需、高端引领”导向,实施更加积极有效的高层次人才引进策略,优先引进国际顶尖学者,努力形成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集群。人才培育上,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科学家精神,基于“领跑”逻辑、按照科学规律,健全产学研结合的一流人才培育机制。制度创新上,要按照学术和创新成果产出与转化的规律,构建基于贡献和能力的分类评价机制,吸引更多一流人才参与到核心技术攻关、破解“卡脖子”难题的基础理论研究上来,在“破五唯”“立新标”上探索新路、走在前列。
抓住龙头载体,以加强学科建设为重要牵引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要坚持以科技创新需求为牵引,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提高人才自主培养水平和质量。”这一重要论述为新时代高校学科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学科建设是人才培养、创新增长和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载体。我们要紧紧抓住学科建设这个龙头,加强学科体系与人才培养体系、科技创新体系、产业创新体系的匹配度,以一流学科培育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支撑一流产业,推动形成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
优化学科设置机制。要加强战略布局,对未来科技发展趋势开展前瞻性研判和系统性研究,以更长眼光、更大格局拓展学科建设方向和领域,推动学科布局规划匹配国家战略部署。要突出需求导向,围绕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区域发展急需,布局建设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要加强动态调整,加强学科发展战略、创新政策等重点事项统筹,及时调整学科重点建设和主攻方向;对一些已经严重过剩,与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不相匹配的学科加快重组调整,与时俱进对学科方向进行凝练、更新,摆脱低水平重复和跟随式发展。
转变学科发展机制。伴随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学知识生产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从纯粹的追求学术卓越的知识生产模式向注重问题解决、突出协同创新的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这对高校学科定位和要求带来了深刻变化。我们要推动学科建设从“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扭转拼盘式科研现象,而是依托重大科研任务突破,形成以科技创新牵引学科发展的机制。要推动学科建设特色发展,引导各学科在不同领域和方向找准优势,通过改进学科评估体系充分激发各学科自主创新动力活力,以各具特色的学科创新服务科技创新、人才创新、产业创新。
完善学科交叉融合机制。科技创新的发展日益依赖跨学科、跨领域的开放贯通,学科交叉融合成为重要突破点。要突破固化的学科文化圈层结构,学会跳出学科看学科,打破传统依赖学院设置和固化的研究体制,在学院建制之外构建以问题为牵引、以重大任务和项目为纽带的“矩阵式”学科交叉研究平台,形成灵活开放的学科组织模式和学科交流文化,在跨学科的战略必争领域催生更多颠覆性创新成果。要解决好跨学科、跨院系、跨团队协同合作中评价考核的堵点问题,建立与学科融合、协同攻关相配套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确保学科交叉活动和新兴交叉学科以持久的资源投入开展创新研究。
【在前不久公布的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中,湖南大学主持完成的4项成果获奖:土木工程学院陈政清院士主持完成的“永磁电涡流阻尼减振缓冲耗能新技术研发与应用”项目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李树涛教授主持完成的“高空间分辨率高光谱成像与识别理论方法研究”项目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黄守道教授主持完成的“超大容量风电能量转换系统的高性能服役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李肯立教授主持完成的“超算与智算融合计算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作者:湖南大学党委书记】
信息来源:《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2024年第13/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