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里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如果说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是高质量发展的硬件,那么高标准市场体系则是高质量发展的软件。高标准市场体系具有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制度完备、治理完善等典型特征。
近年来,随着中非经贸博览会、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相继落户湖南,湖南的对外经贸文化交流领域不断扩大、合作程度持续深化,大幅提升了湖南市场融入全国乃至国际大市场的深度和水平,全省市场体系日趋完备,“放管服”改革逐步推向深入,政府服务市场主体更快更准更好,市场监管制度更加公开透明,市场主体准入和退出机制更加便利化,日益成熟的市场体系为湖南高质量发展插上了强劲“翅膀”。当前,我省在市场体系建设中应注重加强针对新业态新经济的产权保护制度创新、破除隐形垄断和阻碍要素合理流动的壁垒、进一步健全市场主体激励约束机制,努力打造高标准市场体系的“湖南样板”,推动全省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实施产权保护制度创新,促进新兴要素市场发育
完善的产权保护制度是高标准市场体系的基石。针对常在直播带货、在线团购等新业态及食品、医药和医疗用品、教育培训服务等关系国计民生的消费品交易领域出现的商标和特殊标志侵权、专利侵权、假冒伪劣、预付式消费未履约等违法行为,我省应及时制定、完善专门的产权执法司法保护和市场合约监管制度。
在开展跨国经贸往来时,应针对产品研发和设计、生产经营、宣传销售等环节,提前制定好专利、版权、商标、地理标识等跨境知识产权侵权的风险防控和化解机制,切实为企业“引进来”和“走出去”提供坚实的产权制度保障。
对于数据、技术、生态环境等新兴要素,应明晰其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等权利边界。既完善知识、技术等要素的产权交易平台建设,又加快数据、生态环境等要素产权交易的合规机制设计,搭建不同类型新兴要素的多层次产权交易体系。对不同新兴要素按需求差异和应用场景进行分类,实行差异化的权利保障制度,以充分释放新兴要素价值增值潜力。
健全市场主体激励约束制度,公平对待各类市场主体
构建高标准市场体系的目的是为了充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潜力。我省应对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各类型市场主体进退市场制定统一标准,尤其是进入和退出平台、数字、互联网等新业态、新模式市场时,对各类所有制企业应“一视同仁”,按统一标准及时清退不同所有制的“僵尸企业”“空壳公司”。
当受到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暴涨等重大外部事件冲击时,应给予同一地区、同一行业、相近规模的不同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的帮扶。相较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通常在人、财、物和经营管理上受到更多行政约束,为此,建议在深化“放管服”改革进程中,进一步健全在合理合法范围内给予国有企业更多人、财、物权以及经营管理权的机制,促进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在相同条件下参与市场竞争。
在公共资源开发和配置各环节,应平等对待公有制和非公有制市场主体。应不断完善保障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平等使用资金、技术、人力资源、土地使用权及其他自然资源等各类生产要素和公共服务资源的规章制度,制定各类市场主体使用公共资源信息平台的统一标准权限,明晰公共资源的市场化竞争配置方案,畅通各类市场主体公平参与公共资源配置的审查、评估、开发、利用、申诉等全流程渠道,确保不同所有制市场主体依法平等参与公共资源开发或配置竞争。
完善要素高效配置机制,破除阻碍要素流动隐性壁垒
实现高效的要素资源市场化配置是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的关键。要素供需信息属于公共产品范畴,各级政府应积极搭建并开放各类要素的供需信息平台,运用信息化手段增强要素供需信息的共建共享水平,帮助要素供需双方扩大“朋友圈”,及时为有困难、有需求的企业提供融资、土地、技术、数据等要素供给信息,努力提升要素供需双方匹配度。
对于资本、劳动力、技术和数据等涉及风险防范的要素,既要防范其流动性风险,也不能一味地限制和阻碍它们的流动。应及时调整和清理以防范风险为由妨碍要素合理流动的过度管制,以达到防范要素流动风险、合理配置要素的双重目标。为避免因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过度集中造成无形垄断壁垒,应借助大数据、区块链等先进技术及时侦测要素过度集中和无序扩张现象,制定应对要素过度集中和无序扩张的治理预案,促进要素合理集中、有序流动。
当前,全国各地明显妨碍要素流动的制度正被逐步清除,但由于地区之间或部门之间有关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流动的规章和标准尚未统一,导致这些要素跨地区、跨部门流动面临隐性障碍。建议湖南省级相关职能部门立足全省,制定协调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在不同地区或不同部门流动的规范和标准,加快完善要素流动的衔接和安全保障机制,促进要素跨地区、跨部门高效流动。
(作者系湖南大学湖南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经济与贸易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信息来源:湖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