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发展研究湖南大学发展研究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咨政研究 >> 建言献策 正文

弘扬中华体育精神 推进体育强省建设

日期:2021-08-26

田祖国 郭良如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体育工作者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的以‘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协作、顽强拼搏’为主要内容的中华体育精神来之不易,弥足珍贵,要继承创新、发扬光大”。中华体育精神是新中国不同历史时期体育工作者和体育健儿在集体奋斗中所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体育的精髓和灵魂,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助力体育强国建设的精神动力、情感动力和意志动力。全面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离不开强劲的社会合力支撑,中华体育精神也是汇集社会合力的重要动力。
2019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提出到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体育强国。《湖南体育强省建设规划(2020-2030年)》和《湖南省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立足湖南经济社会发展和体育发展的实际,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重视对优秀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以及对湖湘文化中体育元素的挖掘,大力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和体育湘军精神,以全民健身、竞技体育、青少年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为发展主线,全方位推进体育强省建设。
近年来,我省体育强省建设稳步推进,主要体现在全民健身蓬勃发展、青少年体育得到加强、竞技体育取得好成绩、体育产业发展速度加快、体育改革深入开展、体育法治宣传工作卓有成效等诸多方面。在刚刚落下帷幕的东京奥运会上,体育湘军取得了2金5银3铜的出色成绩。与此同时,湖南体育强省建设仍存在一些亟待破解的问题,比如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有待完善、竞技体育发展遇到瓶颈、青少年体育发展基础有待夯实、体育产业总规模和增加值较低等等。为此,应以弘扬中华体育精神为重要抓手,推动我省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等各项改革发展迈上新台阶,大力推进体育强省建设。
弘扬为国争光和无私奉献精神,提升民众凝聚力,为开展群众体育营造良好环境。在《湖南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湖南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等政策规划引导下,我省群众体育快速发展,但在需求与供给、实施与管理、公平与保障之间仍存在一系列矛盾。鉴于此,在推进体育强省建设进程中,必须弘扬为国争光和无私奉献的中华体育精神,坚持发展体育运动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把体育为民落到实处,为群众体育塑造良好发展环境。一是加强思想引领,准确掌握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二是突出政府主导,兜底城乡体育设施建设,完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三是重视社会协力,发挥草根体育社会组织和单项运动项目协会的组织作用,夯实群众体育社会基础;四是强化创新力度,群众体育要敢于突破和创新,着力营造共建共治共享发展新格局。
弘扬科学求实和顽强拼搏精神,提高竞技体育综合水平,为竞技体育开展夯实基础。从近几届奥运会比赛成绩来看,体育湘军夺取金牌点主要集中在举重、体操、羽毛球等传统优势运动项目上,在田径、游泳、三大球等运动项目上,我省与体育强省仍存在一定差距。我省竞技体育应在秉承科学求实、顽强拼搏的中华体育精神基础之上,充分发扬敢于争先、勇于创新的湖湘精神,不断超越自我,一步步提高竞技体育综合水平。一是在参与型竞技体育上,应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竞技体育项目的“管办分离”,培树民众竞技体育归属感,强化竞技体育的社会功能;二是在全面发展型竞技体育上,转变竞技体育发展观念,加强政策宣传与落实,完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梯队建设,协调好竞技体育内外关系;三是在教育培养型竞技体育上,通过完善竞技体育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教练员和运动员道德教育监管,健全竞技体育人才教育培养体系,加强竞技体育人才的文化教育。
弘扬团结协作和遵纪守法精神,加快体育产业供给侧改革,为体育产业结构调整铺平道路。《湖南体育强省建设规划(2020-2030年)》提出,截止到2030年,我省从事体育产业人员达50万人,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2500亿元,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8%至2%。实现这些发展目标,需要弘扬团结协作和遵纪守法的中华体育精神,加快我省体育产业供给侧改革。一是坚持问题导向,完善体育产业自身结构和支撑结构,着力补齐短板,推进体育产业协调发展;二是强化改革创新,协调好体育产业不同主体的利益关系,进一步激发内在发展动力,推进体育产业创新发展;三是建立多元化资金来源渠道,借助税费政策、体育保险等支持,建立多元资金支持体系,为体育产业发展固本夯基。
(作者分别系湖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湖南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

信息来源:湖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