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胜刚
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湖南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均强调要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注重需求侧管理,强化科技战略支撑,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可以说,新发展格局的核心是通过“供给端升级+需求端扩大+供需匹配性提高”畅通供需循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当前,现代化新湖南建设已在全省上下贯彻落实“三高四新”战略中全面开启。这一战略体现了当前与长远、全局与一域、目标与路径、机遇与责任的有机统一,将新时代湖南在全国大局中的角色定位、使命担当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构成了“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湖南发展的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
我省“十三五”时期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为“三高四新”战略实施奠定了良好基础:全省经济总量将突破4万亿元,形成了装备制造等3个万亿产业和14个千亿产业,综合实力明显提升;通过坚持创新引领开放崛起,创造了“自主创新长株潭现象”,高新技术产业增幅连续多年保持14%以上,高新技术企业从2000家增至近8000家,科技进步贡献率接近60%;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在湘投资世界500强企业达177家,进出口增幅连续3年居中部第一;通过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贫困县、贫困村全部出列退出,767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通过打好长株潭绿心保护、小水电整治等硬仗,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通过集中财力办民生实事、扎实推动“六覆盖”,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跑赢GDP增速,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保持70%以上,老百姓日子越过越殷实;通过扎实推进基础设施补短板,交通网主骨架成型、微循环成网,能源网保供有力,水利网不断完善,信息网扩容升级,物流网持续优化。
推进“三高四新”战略实施,应以供给侧改革为抓手、注重需求侧管理,为我省实现供需动态平衡、加快高质量发展谋取更大空间与更多机会——
以深化供给侧改革助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应着力抓好我省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快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推动产业链现代化:每年滚动推出一批体量大、质量优、前景好的制造业标志性项目,形成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带动;更加重视催生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着力抓好新兴产业布局和培育,支持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卫星互联网、区块链等我省有基础、有潜力的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形成新旧动能稳定接续的产业梯队;着力营造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层级生态,既注重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又注重中小企业的配套协同,拓展产业链广度和深度。
以强化需求侧管理助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严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要求,以大平台承载大创新、以大创新赋能大发展,重点建设好“两山两区”: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应突出抓好科技成果转化,打造国内一流的“环大科城科创经济圈”;马栏山视频文创园应突出抓好文化和科技的融合,建设全产业链集群;将长沙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成为制造业和科技创新深度融合的核心区域,形成新经济的高地;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实验区应聚焦智能制造、车联网、“人工智能+”等应用领域,推进长沙人工智能产业全链条发展,力争形成我省未来产业领域的新增长点。
以供需两端发力助力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坚持供给侧改革与扩大内需战略,不仅需要深化对内改革、形成大规模市场,同时须实施高水平对外开放,从而更加有效地利用好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一是制定实施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规划,促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持续推进“五大开放行动”,推动更深层次改革和更高水平开放;二是健全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实行备案为主、核准为辅的管理模式,在文化、资源、种业、电信等领域进一步扩大开放,负面清单以外的领域按照内外资一致的原则实施管理,进一步完善外商投资企业投诉维权机制;三是高标准高质量建设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探索建设自贸区联动创新区,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加快拓展以货运航线、中欧班列、江海航线、铁海联运为重点的国际物流大通道;四是坚持高水平引进来、走出去,主动服务国家开放战略,深度融入 “一带一路”建设,加大对符合全省产业发展方向的国内外大型企业的引进力度,实现引资项目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的根本转变。
(作者系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教授,湖南大学金融发展与信用管理智库主任兼首席专家,湖南省智库领军人才)
信息来源:湖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