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发展研究湖南大学发展研究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湖南发展 >> 湖南要闻 正文

曹慧泉:如何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建设先进制造业集群?

日期:2021-02-02

曹慧泉(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 2020 年 9 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南时 勉励湖南着力打造“三个高地”、践行“四新”使命,抓好五项重点任务 并强调“制造业也一定要抓在我们自己手里”。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处在实现重大突破的历史关口,各国纷纷加大对先进制造业的布局和技术制高点的争夺 竞争范围从企业、行业间竞争向产业集群、产业生态竞争不断拓展,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呈现“更短、更本地化、更分散化”趋势 湖南作为中部省份,财力和产业资源有限 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要发挥产业集群在协同创新、优化资源要素配置等方面的作用 瞄准先进制造业这个方向,立足本地比较优势和特色 建设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一、主导产业锻长板 扬优势  

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 产业相互交织、互为补充。湖南的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航空动力三大产业集群比较优势明显、具备全球竞争能力 应当立足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竞争、实现并跑领跑为目标 支持龙头企业并购延链、整合资源,不断推动技术和产品迭代创新 让长板更长、优势更优,打造更多独门绝技 提升集群的国际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在前一轮行业周期性调整中面向国际竞争苦练内功、坚守核心业务、成功转型错位发展 要深刻把握行业发展趋势,进一步提升领航企业在全球行业的地位 积极创建制造业创新中心,加快突破高端底盘、大马力发动机等核心技术 加快实施中联重科智慧产业城等重大项目,提升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等重大活动影响力 建设一批专业化配套产业园区和配套公共服务平台,构建主配协同创新发展产业生态

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技术领先 创建了国内行业唯一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要紧紧围绕满足人民群众高效舒适出行和物畅其行的需求 继续在技术创新方面发挥引领作用,重点推进时速 200 公里中高速磁悬浮、高效节能永磁电传动技术、下一代轨道牵引动力技术等攻关与产业化 全力争取国内高速铁路动车组和更多型号生产资质,构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现代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体系和整机总装、核心部件及配套组件研发与制造的产业链

航空动力产业集群得益于军工央企的布局 具备独特优势,承接国家战略任务 形成了国内最完整的研发设计、试验验证、生产制造体系,要以满足国家安全战略需求为导向 抢抓全域低空开放试点机遇,加强与国家部委和军工央企对接 争取大飞机、 “两机”专项、机载提升等相关项目布局落户湖南 建成世界一流的中小航空发动机产业集群。

二、战略产业补短板 破卡点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领未来发展的重要决定性力量 对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和实现跨越式发展至关重要。湖南在“两芯一生态”、集成电路、第三代半导体、新型显示、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领域深耕多年 打造出特色优势和核心技术,要服务国家战略、紧盯国家部署 培育壮大以信创为代表的电子信息、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等产业集群,实施一批关键技术攻关和重大技术产业化项目 打造竞争新优势,为解决“卡脖子”问题作出湖南贡献

信创产业集群的先行先试已经初见成效 要力争在全国率先打造成熟的“两芯一生态”产业格局,搭建国产基础软硬件协同适配中心 加大应用试点示范力度,在第三代半导体、国产集成电路装备、IGBT(绝缘栅双极晶体管)、新型显示器件等领域开展技术攻关和协同创新 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引领的国家级信创产业集群。

新材料产业集群具备一定的技术优势 要争取在先进钢铁材料、碳 / 碳复合材料、碳化硅纤维、高分子材料、先进涂料、高性能硬质合金、轻合金、先进储能材料、电子陶瓷等湖南优势领域取得突破,打造全国一流的先进材料产业集群 为其他产业提供基础材料支撑。

节能环保新能源产业集群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产业领域的实践 发展潜力巨大,要在资源综合利用、新一代三废处理装备、智能传感检测与控制、智能回收与分拣、太阳能光伏发电装备、智能电网装备等领域加快突破核心技术 开发绿色产品,推行生态设计 建设绿色工厂,创建绿色园区和打造绿色供应链 支持政府采购绿色制造体系示范单位生产产品。

三、传统产业抓升级 塑品牌  

世界上没有落后的产业 只有落后的技术和产品。湖南钢铁、有色、冶金、建材、石化、食品、纺织等传统产业 依然是支撑全省工业甚至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要紧紧围绕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跟上时代潮流,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促进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打造一批时代经典

加快智能化升级 实施智能制造赋能工程,引导传统产业拓展“智能 +” 支持建设智能工位、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创建一批智能制造标杆企业 培育一批省内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研发并生产一批智能制造装备和产品 拓展推广应用广度深度。

推进服务型制造 培育建设一批工业设计中心和工业设计研究院。推动绿色化转型 在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等传统制造业领域实施一批绿色化改造项目。更多利用法治化和市场化手段促进落后产能退出 鼓励使用绿色低碳能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加大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继续创建一批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和绿色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

实施品牌化提升 瞄准人民群众衣食住行、健康和养老等消费需求升级趋势,继续认定一批“工业质量标杆”、创建一批“全国质量标杆” 开展消费品行业“三品”标杆企业创建行动,每年认定一批标杆企业 开展国际认证,建立溯源营销带货体系 推进诚信体系建设,支持开发创新食品、创新药品和医疗器械、高端轻工纺织产品 提升湖湘品牌影响。

四、未来产业抓机遇 抢布局

未来产业是基于前沿、重大科技创新而形成的产业 是支撑未来经济发展的关键产业。湖南紧盯产业前沿发展数字经济 加大 5G 基站、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有希望在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和抢占未来发展机遇中形成一批新的支柱产业

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 更多聚焦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产业及区块链、柔性电子等前沿领域,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 形成一批重大创新成果,开发一批战略性新产品 推动移动互联网与农业、服务业的深度融合,加快培育新型信息消费 加强移动互联网安全防护和数据保护,加快促进新兴产业融合共生发展 构建以“PK 体系”和鲲鹏体系融合协作、竞合发展的信息安全产业生态体系。

瞄准智慧出行领域 发挥国家智能网联汽车(长沙)测试区和国家级湖南(长沙)车联网先导区作用,着力促进全新智能网联整车架构、感知技术等关键技术研发创新和产业化 以之为中心,规模化部署 LTE/5G-V2X 智能网联路侧基站 实现重点城区路段车路协同,拓展智慧出行与智慧物流等应用场景 打造相对完善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

瞄准跨界融合领域 提速数字新基建,在重点企业、重点园区和高流量价值区域实现 5G 网络深度覆盖 科学布局大数据中心建设,推动基础电信企业建设覆盖全省重点园区的高质量外网 加快构建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创建工业互联网国家级示范区 推动设立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湖南分院,建设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分中心 建设企业级、区域级、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认定一批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 建设一批工业互联网应用推广中心,率先在“5G+ 工业互联网”领域作出湖南探索

信息来源: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