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发展研究湖南大学发展研究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咨政研究 >> 建言献策 正文

以创意设计赋能非遗活态保护与创新发展

日期:2023-06-15

手工织娘与时尚侗锦。 照片由作者提供

核心提示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非物质文化遗产凝结着中华民族的独特智慧和文化精髓,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运用多种形式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就是在为中华文明添砖加瓦,为文化强国夯基筑土。

季铁 闵晓蕾

2023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发布20周年,也是我国开启非遗保护工作20周年。二十年间,“非遗热”持续升温,新业态、新模式和新路径不断涌现。作为世界上拥有非遗代表性项目数量最多的国家,非遗保护工作已成为我国文化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我国非遗保护工作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道路,顶层设计不断加强,政策法规逐步完善,制度举措落到实处,贡献出了丰富的“中国智慧”与“中国经验”。

与时代共振:新时代非遗的多维转型

回顾我国非遗保护历程可以发现,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其政策导向与保护理念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抢救性保护与制度体系建设、产业化保护与国际传播交流、数字化保护与公共服务完善、系统性保护与跨界融合创新。其中的主要转变体现在:从“抢救性保护的被动挖掘”向“系统性保护的主动规划”转变、从“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建设”向“百花齐放的跨界融合创新”转变、从“坚持原生态与本真性”向“促进数字化与全球化”发展转变,我国非遗保护传承已迎来新时代。

随着技术应用与生产方式的发展,传统的非遗文化形态突破其原有的限制而变得更加多元丰富,通过数字典藏、线上展演、虚拟现实、交互媒体等形式,逐渐融入了虚拟社区的互动场景,为非遗的传播和传承提供了沉浸式、情境化、体感化、全方位、多角度的渠道;同时,越来越多的现代设计与跨界合作融入到面向融媒体的复杂文化场景创新,不断打造出具有公共性和生命力的文化形态、突破历史维度和空间场域的内容创造与深度体验,创新了包括数字动画设计、交互影像设计、多媒体展示设计、沉浸式展览设计等线上线下融合的多元化文化形态。在我国非遗系统性保护的成功案例中,“新通道”设计与社会创新项目以“基于社区与网络的设计与社会创新”方法,通过设计的力量激活本土非遗文化的内生动力,有效联结内外部资源,构建了有弹性、可持续、多元文化并存的创新网络,以文创设计、品牌构建、影像传播、社区营造、儿童美育等方式,参与推动当地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与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保护并促进了当地自然、社会、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设计的力量能够全面推进非遗的文化形态、呈现方式、载体渠道、融合机制等的综合创新,赋能并驱动基于非遗的新兴业态融合和互动场景构建,在扩大当地非遗文化影响力的同时,激发群众文化自信,促进当地群众增收,让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实现良性循环。

创新性发展:构建融合共生的设计生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探索创意设计转化路径已成为激活非遗文化资源的重要方法。2021年,文旅部印发的《“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提出“提升设计与制作水平,培育工匠精神”。设计不仅能够跨越语言、地域和媒介的差异,还可以运用跨学科知识与新科技手段来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播,促成可持续发展的集成式系统整合创新。

社区赋能,推进乡村振兴。“非遗社区”是指以非遗文化资源为基础、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由相互关联的人群或组织形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近年来,我国提出了文化生态保护区、非遗工坊、非遗街区、“非遗进社区”等理念,让非遗融入人们的生活中,能够促进非遗的活态传承和整体保护,增强群众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同时带动地域文化振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国家级非遗项目“侗族织锦织造技艺”,在传统侗锦中创造性地加入现代设计的时尚元素与复合材料,通过建设传承基地、引入电商渠道、参加国际展览、组织设计竞赛、建立创新平台、打造数字博物馆等举措,重构再现侗锦手工艺的艺术表达方式,逐步建立了基于本土社区、面向国际舞台的设计与社会创新联盟。项目所支持的侗锦非遗传人粟田梅牵头成立“梭说”文创品牌与粟田梅侗锦合作社,通过“红色文旅+民俗体验+四季采摘+非遗传承”的融合发展模式激活了社区内生动力,实现3000余名织娘家门口就业,侗锦产业总产值超400余万元,真正实现了非遗来自人民、惠及人民。

美育传承,打造乡村风貌。非遗不仅“扎根乡土”,更能“留住乡愁”。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非遗与美育的融合实践,乡创美学迎来重大发展机遇。2020年10月,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提出,要“让收藏在馆所里的文物、陈列在大地上的文化艺术遗产成为学校美育的丰厚资源”。非遗所承载的美学形态、内涵和价值是中国传统美育实践智慧的源泉,而美育则是非遗活态传承与可持续发展的桥梁。现如今,全国各类非遗传承美育实践基地、非遗文创工坊、研学体验基地等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在热情背后更需要冷思考,应通过文化科技融合与产学研联动的方法,有效推动艺术介入乡村,打造“非遗+美学+教育+乡村”在场景、业态、平台等方面的融合创新模式,从而推动非遗美育与乡创美学的高质量发展,实现从乡村风貌到乡村精神文明的提升。

数智创意,激活文化资源。基于非遗保护工作的持续推进与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用数字化的方法对非遗进行创意转化与活态开发已经成为共识,也是科技进步和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欧洲Europeana文化资源整合系统、美国Etsy手工艺品电商平台、英国“迈向国家珍藏:向世界开放英国遗产”项目等非遗数字平台与虚拟社区广受好评。我国于2010年启动“中国非遗数字化保护工程”,此后一系列政策都强调了“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与“加强非遗数据库建设”的重要性。依托于“数字文化创意智能设计技术”文旅部重点实验室,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针对“非遗文化数据采集和深度挖掘研究、非遗文化创新综合公共服务平台研发、非遗文化内容智能生成引擎开发和利用”等重点内容展开研究,推动文化大数据体系构建与文化创新智能设计平台建设。数字化技术与智能创意设计在展示方式、审美体验和教育传播上极大地拓展了非遗的文化形态与精神内涵,能够不断激活当地文化资源,推动非遗的活态传承与传播。

交互体验,助力文旅融合。在新的经济社会发展结构下,非遗正面临着新“生产、生活、生态”的变革,数字博物馆、文旅融合、IP衍生、游戏体验、文化演艺等新业态正在成为非遗与现代生活方式接轨的常用路径。纵观全球,以艺术、美学赋能非遗社区,实现交互体验、文旅融合的例子数不胜数。圣达菲(SantaFe)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手工艺与民间艺术”(Crafts & Folk Art)类别中最具特色的城市之一,共建有250多所民间手工艺博物馆,人均文化企业占有量排名全美第一,通过开设民间艺术市场并持续举办国际艺术博览会、“圣达菲设计周”等活动,形成了“创意+非遗+社区+文旅”的圣达菲模式。西班牙科尔多瓦小镇的非遗项目“庭院节”,通过文化展演、艺术活动、空间设计、文创衍生等吸引大批游客前来,同时开设了线上VR虚拟展览,供游客360度沉浸式参观。由此可见,通过新业态、新产品、新服务来推动沉浸式和体验型文旅消费,将为非遗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更大想象空间。

(作者分别系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教授,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博士后)

信息来源:湖南日报